朱强教授团队在竹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17-12-05 浏览次数:

竹子是我国最重要的森林植物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产业及文化价值。福建省竹林面积有1600多万亩,占全国竹林面积的16%,居全国首位。推动竹子相关的研究对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加快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繁荣生态文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竹子开花周期多超过70年且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无法通过传统方法进行竹子育种;而由于缺少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现代生物育种的方法也无法在竹子上实施。林学中心朱强教授团队经过三年的努力,率先建立起了以麻竹茎端为外植体的竹子遗传转化体系,为将来麻竹的基因工程育种与竹类分子生物学研究扫清了最大的障碍。这是竹类研究的一大重要突破。在建立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朱强教授团队通过转基因的手段将色素相关的基因导入到麻竹基因组中,制造出了茎秆紫色的麻竹新品系。此部分结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in Plant Science»上,叶善汶与蔡昌杨为共同第一作者,任慧波王文佳向梦琪唐晓珊朱彩萍尹腾飞张丽参加了这部分工作,朱强教授为通讯作者。

竹子的快速生长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植物激素生长素对植物细胞的伸长与分化起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竹子中生长素的相关途径仍然未知。朱强教授团队与顾连峰教授团队合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系统阐述了毛竹中生长素合成运输及信号途径的关键基因,并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的方法找到了受生长素调控的相关基因。部分研究结果发表在了国际学术期刊«BMCgenomics»上,王文佳与顾连峰为共同第一作者,叶善汶张航晓蔡昌杨向梦琪高宇邦王琴为共同作者,朱强教授为通讯作者。


结合本课题组所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朱强教授团队下一步将验证毛竹中生长素关键基因的作用机制,进而阐述这个重要激素在调控毛竹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竹类分子育种研究,培育园艺性状更好和抗逆性更强的竹类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