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初心不改 用再生稻种出好“丰”景
发布时间: 2022-10-21   信息员:   浏览次数:
 

◎林文雄

  9月22日一大早,我相继收到了来自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农户朋友的喜讯。

  “林教授,今年我那3200亩头季稻平均亩产712公斤,其中一类田测出来达到了765公斤呢,这要归功您团队的技术指导呀!”电话里,当地种植大户陈兆武非常激动,“目前,这里再生稻已经陆续进入抽穗期,还得请您方便时过来指导一下。”

  “多亏了您团队的指导,去年再生稻产量实现翻番。今年种了2700亩,再生季若每亩再增产100斤,年收入便能增加35万元左右。”返乡创业青年马芳华言语中充满着丰收的喜悦,“有您的团队在,我对再生稻多了一份信心,明年我还要扩大种植面积。”

  丰收的喜讯让我心潮澎湃。从行政工作退下几年来,我变得更忙了,似乎每天不停地奔波在全省各地。很多人不理解,本该颐养天年,为何还要如此折腾自己?

  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我虽年近七旬但仍有雄心壮志——要让再生稻技术鼓起更多农户钱袋子。这也是因为自己担任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多年来初心不改,科技特派员的责任时时激励自己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攻克全程机收瓶颈,构建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再生稻是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实现稻田一次耕整、育秧和栽插,收获两季稻谷的一种稻作类型,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季节、米质优等特点。稻田通过“一种两收”,解决了南方部分地区光温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种植再生稻也是南方各省提高复种指数、稳定稻谷总产的一个重要措施。

  生产实践中,我萌发了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想法。但机收再生稻发展初期的产量,仅为传统人工收割的一半或更低。症结在于水稻收割机行走履带碾压面积大,对稻桩碾压破坏严重,影响稻桩腋芽萌发二次抽穗和再生季稻的最终产量。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外出开会途中发现有一片水稻在生育后期,遇到在极为干旱的情况下仍长势良好,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原来水稻并不是在整个生育期中都需要充足水分的,在头季稻后期适当断水“烤田”,使收获前稻田土壤水分适度干旱变硬,并采用低留桩机械收割作业的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收割机碾压稻桩的损害程度。

  在此基础上,以“选准品种,前氮后移,保根促发,减轻碾压”为核心思路,我们团队选育了多个优良再生稻品种,研究构建了全程机械化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连续7年实现了再生稻产量亩超“吨粮”的目标。我们估算,该技术体系如在南方十三省大面积推广,有望为千万人增加口粮。

  解“单一增收”之困,探索全产业链致富

  从一种收一季到一种收两季,从低产机收再生稻到产量逐年增加与突破,全程机械化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让众多农户每亩增收稻谷200—250公斤,增加纯收入500—600元,改变了种稻不赚钱甚至亏钱的困境,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陈兆武原先是从事米业加工、销售的。从2021年开始,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以流转承包经营权的方式,陆续从农民手中转包了3200亩农田,在我们团队的指导下,优选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甬优1540”再生稻品种进行种植。同年,再生稻就迎来了丰收,示范片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达726.58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达531.2公斤,两季水稻总产量比传统栽培增产35%左右。

  “再生稻米质好整精米率高,头季稻每斤能卖2.3元,再生季稻每斤能卖2.7元,还卖断货了。”陈兆武对我连说没想到。

  如何让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中挣到钱,是我一直在琢磨的事。再生稻产量的提高虽然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但是想让广大农民真正“富起来”,单靠一产还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去年我们团队立足浦城县资源禀赋,设计以水稻为主线,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培育稻米加工、研学体验、自然教育和休闲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探索浦城再生稻全产业链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自2021年以来,我带领学生在浦城、莆田、安溪等地,先后成立了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莆田中药材科技小院、安溪铁观音科技小院,培养了省市县各级科特派25人。立足科技小院,这批“田秀才”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技服务,其中再生稻技术培训4530人次。他们既帮助广大农户增收致富,也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科技文章,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为他们的成长感到十分欣慰。

  (作者系福建农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由本报记者谢开飞、通讯员范巧红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