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交流合作,深化地方资源、产业优势与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相结合,近年来,我校林文雄教授带领生态学研究团队,立足生态学科建设基础,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探索形成了“学科-专业-人才-平台(基地)”四位一体的创新团队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深度融合。
生态学是一门与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理论支撑。面对国家和社会对生态学学科的新要求和新期盼,林文雄教授团队立足学科优势,以生态学的视野传播乡村生态价值,以生态学的思维探寻乡村发展路径,把“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重要研究内容,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真实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原则,围绕乡村本土资源与发展需求,通过创新成果应用和生态工法示范,把前一个生产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个生产环节的“资源”,使农业各生产环节减量投入和循环运行,建立一个个无废物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绿色发展。“再生稻+”低碳节能农业模式是林文雄教授团队围绕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实现南方多熟制粮食生产而设计的一种综合农业生产方式,即在发展水稻“一种两收”的基础上,利用冬闲田种植短生育期的冬季作物,从而提高耕地复种指数,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再生稻是一种“一次播种、两季收获”的水稻栽培方式,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季节等特点。多年来,林文雄教授团队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土壤固碳减排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努力实现再生稻生产高效率、低能耗、低碳排、高碳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采用前氮后移施肥技术。通过不断优化技术集成路径,研发出了再生稻专用缓控释肥,把施肥次数由原来的两季5-6次减少到2次,减少施肥量20%。经测算,应用该技术的再生稻较常规早晚稻种植模式节水15.1%,单位稻谷产量的CH4、CO2排放量分别减少34.11%、20.40%,全球增温潜势、碳排放强度分别降低26.1%、14.1%。二是实施秸秆科学还田技术。选用加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割时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粉碎的秸秆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作为下茬作物的基肥。三是推行稻油轮作种植模式。稻油轮作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的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11月份再生季收割后到次年4月份,农田长达5个月处于闲置状态。林文雄教授团队充分利用这一段空闲期,指导种粮户种植短生育期油菜,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增加了种粮户的经济收益,实现粮油协同发展。
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在基地认真听取林文雄教授关于再生稻的详细介绍
“旱地生态休闲农业”模式是指以旱地生态农业为基础,引导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同时挖掘农业休闲、康养、旅游、教育等功能,形成一产带二产促三产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2019年初,林文雄教授团队立足秀屿区旱地农业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和地块互换等方式,提高单一经营主体的土地经营规模和连片水平,联合秀屿区政府规划建设东庄生态休闲农业园。农场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通过采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环保型农业生产体系。一是组织开展旱地作物新品种引进实验示范,逐步筛选出一批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耐旱节水、适应性强的国内外新品种。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用轮作、间套种以及多熟种植制等种植模式。三是采用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修复技术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如:用有机肥替代化学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四是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在葡萄园里和百香果园里散养鸡鸭鹅。鸡鸭鹅以园子里的草虫为食,排泄的粪便经过微生物分解后,补充土壤有机质,构建无废物生产的循环体系。在做强一产的基础上,农场通过与旱作食品综合加工企业合作,积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先后研发推出胡萝卜汁、黄金百香果饮料、冷香玫瑰花茶、百合粉、玫瑰茄蜜饯、南瓜糖等特色优质农副产品。并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加快发展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研学教育等新兴产业,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东庄生态休闲农业园仅通过种植瓜果蔬菜,开展休闲旅游、采摘体验、研学教育活动,每年收益达到 20多万元,直接带动当地200多户农民通过土地租赁、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东庄生态休闲农业园
时任莆田市市长李建辉带队到东庄生态休闲农业园考察
莆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袁素玲到东庄生态休闲农业园考察
“林下套种中药材”模式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越的山地气候,采用林地与典型中药材间作种植的方式发展林下经济,不仅能够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可以提升山地林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2021年,林文雄教授团队立足莆田大洋乡独特山林优势,围绕中药材高优培育,开展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实验研究,积极开展水肥土综合管理、病虫害生态防控等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工作,把4000多亩林地变成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大洋乡已建成南岭村林下金线莲仿野生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林下砂仁仿野生栽培技术示范基地等多个种植示范点,种植来自全国各地的金线莲、铁皮石斛、重楼、砂仁、太子参、黄精、两面针等10多个优质中药材品种。为了提高当地仿野生栽培中药材质量,林文雄教授团队从优选“绿林”、种源育苗、种植管培、采收管理、质检加工、包装物流六个环节层层把控指导,推动大洋乡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在品牌战略和网络媒介的双重作用下,“鑫山有”品牌的金线莲胶囊、铁皮石斛含片等加工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出售,销售额实现稳步增长,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大洋乡做活“林+药”新文章后,原先闲置的林地每亩可增收1万元,带动了近百位农民参与种植、加工环节,实现家门口就业创富。据悉,仅金线莲一亩产值将近8万元,除去成本,每亩收益可达4万元左右。
涵江区委书记连向红在大洋乡调研林下中药材产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林文雄教授团队积极建立并依托乡村振兴研究院、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专家大院等不同类型的校地合作平台,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农业技术指导等服务,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开展优良作物品种筛选实验与示范。五四农场旱地作物科技示范基地依托秀屿乡村振兴研究院,是福建农林大学在沿海地区打造的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宣传、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旱地作物科技示范基地。林文雄教授团队立足秀屿区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在农场引进筛选水果玉米、板栗南瓜、草莓、圣女果、黄金百香果等名特优、短平快、高效益的作物品种,设立了抗旱耐盐大豆品种试验与评价区、抗旱耐盐水稻种质资源引进与评价试验区、百香果立体种养区、草莓宿根连作培育试验区,并持续开展多年生水稻适应性试验、旱稻+大豆套种试验、玉米+大豆(马铃薯)立体栽培试验 ,以探索作物生产力和地力协同提升的技术路径。这些技术成果经过农场实验示范后,在秀屿区各个乡镇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农场筛选的马铃薯亩产高达3000公斤,每亩收益约6000元;草莓亩产约3000公斤,每亩收益约3万元;圣女果亩产4500公斤,每亩收益约1.5万元。今年农场筛选的节水抗旱稻在秀屿区埭头镇、南日岛、笏石镇等地示范种植喜获成功,平均亩产达562.84公斤。
2.建立“科技小院+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站点+农户”的成果转化模式。再生稻科技小院位于浦城县石陂镇申明村,是集农业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示范推广、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为了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林文雄教授团队依托再生稻科技小院在申明村建设了千亩示范片进行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多年来,林文雄教授团队以“选准品种,保根促发,减轻碾压”为核心思路,持续开展机收再生稻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创建了“全程机械化再生稻丰产高效品种筛选及其三保两促一攻(321)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良种良法相结合、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显著提高了机收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率,有效解决了水稻种植的“单一增收”之困,使得水稻种植从“一种收一季”到“一种收两季”,从低产机收再生稻到产量逐年增加与突破,该技术体系已连续多年在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头季加再生季两季总产“过吨粮”。以申明村再生稻示范基地为例,2021年该基地再生稻头季亩产726.6公斤,再生季亩产438.9公斤,总亩产1165.5公斤,较2020年(小院成立前)每亩增收712.7元;2022年该基地再生稻头季亩产776.6公斤,再生季产量509.4公斤,总亩产1286公斤,较2020年(小院成立前)每亩增收1021.2元。经过两年多的技术示范推广,申明村再生稻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镇100多位农户种植再生稻,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
浦城县再生稻示范基地鸟瞰图
3.挖掘本地人才培育现代化新农人。林文雄教授团队利用自身技术特点,积极探索上连科技专家、中连农业企业、下连农户的人才联动模式,打通连接农民的科技服务路径。通过采用面对面讲课、现场指导、田间观摩、制作科普展板、发放技术手册、建立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实现“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入驻农村基地以来,林文雄教授团队累计举办了120多场培训,培养了一大批诸如马文芳、陈兆武、谢志雄、陈丽华、黄文章、陈元焕、陈国贵等高素质、高水平的种植能手和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20余个,帮助周边村民就近就业2000余人,辐射周边乡镇面积3万余亩,带动涉及农户户均增收1350元。
林文雄教授在田间向农户讲解再生稻的栽培技术
鼓励生态学研究生入驻乡村基地,以技术员身份开展农技服务,在农业技术示范和生产活动中发现、研究并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培养扎根生产一线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重点任务,引导生态学研究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生活中。1.理论实践交叉融合。林文雄教授团队采用“学校+基地+农民”、“学校+企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技能,使其能够全面地学习、了解和运用农业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研究生在入学前会被安排到科技小院进行为期60天的基地实践。在小院,新生不仅可以跟着师兄师姐在大田里一起做实验,提前适应研究生的科研生活,还可以通过参与田间劳作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整个环节,从生产实际中发现科学问题,并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入学后,研究生回到学校进行一学期系统的课程理论学习。研一下学期末开始,学生基本完成了所有的课程学习,再次回到科技小院继续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直至顺利毕业。2.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小院研究生以农技人员的身份深入田间地头,一边从事专业领域内的农业技术服务,一边开展与课题有关的研究工作。研究生通过长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服务。经过长期的蹲点服务与技术示范,小院研究生逐渐获得农民的信赖,农户遇到生产难题就会习惯性地走进科技小院。在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之余,小院研究生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定期举办农民科技培训会,推动 “输血”(推广技术)与“造血”(提升科技素质)的紧密结合。培训会的授课教师以研究生为主,授课对象面向当地对农业技术有需求的农户,授课内容根据农户实际生产的需求来设定,授课方法灵活多变、生动有趣,激发了农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入驻小院以来,研究生每年培训农民多达1200人次。3.铁打的小院,流水的研究生。再生稻科技小院指导专家12人,年均驻点硕博士研究生9人,每年毕业的研究生离开小院,分赴各条战线工作,同时又迎来了新研究生入驻小院。三年里,小院累计培养了5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经历了于航、谢粤斌、姚飞飞3任院长。一批接一批的小院研究生科技工作者,秉承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在这里开展课题研究与农技服务,为地方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人才。对研究生而言,田间地头是他们的实验室,科技小院是他们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的“历练场”。2021年以来,入驻小院的研究生从农民需求出发开展科学研究,完成毕业课题7项,发表相关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4篇。先后有11人次获得国家、地方、企业和学校颁发的各类奖励、荣誉,其中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获评浦城县优秀志愿者5人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先进工作者1人次,校级优秀团队1支,校级先进个人1人次。在农业生产一线,小院研究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后多数在科研院校、政府部门等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岗位工作,深受用人单位器重。叙事之末,作者想强调的是,这也许就是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教授所著的《却顾所来径:大学与山水之间》的真正含义吧!
小院师生与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建华,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吴瑞建,国家杰青、南京农业大学李凤民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隆教授等业内知名专家合影留念
林文雄教授带领学生在田间查看再生稻长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