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12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林文雄教授率团队一行,赴漳州市云霄县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潮间带贝类协同保护与产业振兴”专题调研。团队先后考察了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福建省盈利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贝类养殖基地,并与漳州市委组织部人才科、云霄县委组织部人才办、云霄县科协、东厦镇政府及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召开现场座谈会,共同谋划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与贝类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路径。
一、走进“海上森林”,把科研做在滩涂上
调研首日,团队乘船驶入漳江口保护区核心区,沿途实地考察了水质变化、红树植物生长状况及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蔓延态势。随后,沿木栈道深入潮间带,实地观测秋茄、桐花树、老鼠簕、白骨壤等红树植物群落结构,并同步记录缢蛏、泥蚶等潮间带贝类分布。途中,林文雄教授发现多处红树植株受虫害啃食,现场采集枝叶和根际土,提出“就地分离优势拮抗菌、以菌治虫”的生态修复思路,并当场叮嘱随行的青年教师:“红树林是极具代表性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应将其纳入我校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并组织学生来此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真实场景强化专业认知与生态文明教育。”

二、政产学研协同发力,共绘生态价值转化蓝图
当日下午,保护区科研宣教中心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系统介绍了近十年保护修复成效:通过持续开展外来物种清除、潮沟清淤及生物防控等综合措施,保护区红树林面积净增千余亩,林分质量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县人才办、县科协、东厦镇政府代表围绕“科技小院”等柔性引才计划与团队深入对接,一致同意依托福建农林大学技术平台,联合申报科技小院,以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人才培养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
三、考察“蓝色粮仓”,助力产业技术升级
次日,调研团队走进福建省盈利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了贝类育苗车间,详细了解泥蚶亲贝催产、苗种培育、标粗及微藻饵料扩繁的全流程技术要点。校企双方围绕共建“贝类科研基地”达成初步意向,计划依托高校人才与技术优势,联合开展病害绿色防控研究。林文雄教授对公司青年技术骨干的专业素养给予高度评价,勉励他们继续深耕产业一线,以青春之力助推福建“蓝色粮仓”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