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鼓楼
侗族鼓楼是侗族村寨的象征,是侗族整个族性的标志,是仿生学的结晶,更是“杉木文化”的标杆。有不少鼓楼是清乾隆、道光年间所建,在贵州凯里、贵阳及国内外的民族文化村均建有侗族特色的鼓楼。鼓楼是继承了传统木结构的建筑,全都是木质结构,不用金属钉子和水泥砖墙搭砌,突出榫卯技术。这种榫卯结构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古文物中能看到,从河姆渡文化到现在已有六千多年。其特点是用榫卯将分散的、单一的木材联为一体使其发挥更大的效果。侗寨鼓楼沿袭了榫卯结构,形成了塔、楼、阁集为一体的奇特建筑艺术。侗族聚居的南部方言区绝大多数是属珠江水系的柳江流域,而这片地区是杉木的原生和垦植区,侗族成为垦植杉木的主体民族(间有苗、水、瑶和汉族)。侗族鼓楼造型活像一颗挺拔的大杉树,人们就把鼓楼叫做寨子的遮荫树。鼓楼用材都是上等的杉木木材,可以说鼓楼文化是杉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