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
 
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林思祖于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讲话

  发布时间: 2015-06-15      
尊敬的杨超主任、沈贵秘书长,同志们:
在这春意盎然、万物勃发的美好时节,在举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同心共筑“中华民族复兴”和建设“美丽中国”梦想之际,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森林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隆重召开。这次会议能够在福建农林大学举行,并依托学校牵头组建森林公园分会第三届理事会,推荐兰思仁校长作为理事长候选人,这是对学校的莫大信任和无比支持。首先,我谨代表全校5万多名师生员工,向广大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对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百忙中拨冗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致以诚挚的欢迎!
借此机会,我简要介绍下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具有77年办学历史的福建省重点建设大学,是农业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25个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十一五”期间学校年均科研经费超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占70%,先后主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8项,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合作获得国家三大奖12项。由我校教师发明的菌草技术在全世界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开花结果,引进育成的甘蔗品种占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的85%,育成的麻类品种占全国的2/3并覆盖全国种植面积1/2以上,研发的BT生物农药占全国生物农药出口的2/3,培养了全国85%的蜂业人才,并选育了全国推广范围最广的甘薯和花生新品种。
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是把“砍树”变成“看树”、在不采伐森林的情况下有效利用森林生态与游憩功能的重要形式,既可以实现兴林与富民、生态与产业、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又可以对人们了解自然、愉悦身心、缓解压力、健康保健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福建农林大学高度重视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研究,设立了森林公园与森林风景研究所、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旅游科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拥有骨干研究人员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人,并涵盖了规划设计、生物学、生态学、旅游学、文学等多学科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课题38项,主持60多个市级区域林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发表了科研论文100余篇,出版《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等专著7部,《景观生态学》等教材7部,获得科技成果奖1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为我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该学科几代人长期努力的结果,更是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我代表学校再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研究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天,500多位精英齐聚一堂,共商森林公园和生态文明建设大计,相信一定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对学校事业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衷心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事业蒸蒸日上,祝愿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越办越好,祝愿各位代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