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自2003年4月开园以来,高举生态文明大旗,秉承保护优先的理念,合理开发、展示生态、完善设施、加快发展,使森林旅游茁壮成长。在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争创一流”的金丝峡精神,丰富森林旅游产品,打造森林旅游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平台,截止目前公园累计接待游客410.3万人次,直接收入2.21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1.26亿元。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政府主导的示范价值,龙头带动的经济价值,破解难题的实践价值,生态文明的旅游价值,艰苦创业的精神价值”,被业界称为“金丝峡价值”广泛推广,公园成功从县级景点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中国生态贡献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科学规划,项目设置“市场化”,实现森林旅游产业化 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实现旅游产业化”为目标,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将经济发展、旅游新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旅游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融合,达到景区与区域协调发展。在景区内更多的增加展现险奇俊秀资源的服务设施和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在景区外建设旅游村、商业街、酒店、影视城、博物馆、农业观光园等项目,使景区旅游由单一景区向综合开发景区发展。 为实现“整合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产业链,实现更具特色的森林旅游”目标,先后聘请国内一流的旅游规划设计和资源的策划规划、设计人员编制发展规划,形成了《金丝峡提升规划》、《金丝峡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规划》,在森林公园核心中心的基础上,扩大功能区、延伸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展了休闲聚集和延伸发展功能。此外,景区水面的改造利用、节点的提升、建筑小品等,都增加了公园的核心吸引力,满足了游客休闲需要。 游客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多元化,必须使旅游产品向“综合体”方向发展,我们在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元素上新扩展体、学、疗、悟等,形成旅游“十大要素”,满足游客由休闲需求带来的综合休闲产品体验,新建成了景区石燕寨道文化体验区、金狮洞佛文化体验区、神秘谷原生态旅游、飞机体验、水上游乐、户外探险基地、户外游泳等项目;新增了5D影院、文化演艺、商业街、农家乐集群、生态长廊、百竹谷、会议等项目。金丝峡在“泛旅游”发展的框架下,最终建设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聚集区,面积由2.6万亩延伸到1500万亩,使森林旅游由景区时代向休闲时代转变。 二、抓资金筹集,融资方式“多元化”,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在开发过程中,公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开发思路,通过向上争取、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保证了公园建设的顺利启动。 在《金丝峡提升规划》的指导下,精心包装一大批新型服务项目,出台了旅游发展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管委会主要领导多次赴长三角、珠三角、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宣传推介公园丰富的旅游山水资源和优越的创业环境,吸引了大批投资商。2006年至今先后完成投资近3.6亿元,重点实施了20项建设工程,完成了景区18公里旅游专线、17公里旅游环线、丹江源景区、门户区山体亮化等工程建设;建成了金丝峡国际酒店、五鑫酒店、长安人酒店、巅峰酒店等星级酒店;建成“陕南第一索”客运索道、金丝峡滑索、金丝峡滑道、金丝峡滑漂、金丝峡大剧院、金丝峡射击场、环保车等招商引资娱乐休闲项目,使公园旅游接待条件和能力得到一定改善。同时,公园十分注重周边关系的和谐,为实现利益共享,积极探索出了“旅游产业一体化”的管理思路。从“公园与农民统筹发展,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资源保护与利用、人文建设景观化”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实验。经批准,太吉河镇改名为金丝峡镇,公园周边的6个行政村,6073人口农民划归组建旅游合作社,成立专业管理公司,打造“金丝人家”旅游新村品牌,特别是景区周边的460户农家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改造、统一管理、统一培训服务,使之成为旺季公园旅游接待的主要阵地。 近年来,为进一步将各旅游要素有机结合、循环利用,公园按照“高科技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发展”的思路,以“实现旅游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使旅游从景区经济向旅游产业园区经济迈进”为目标,新启动了金丝峡旅游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其中,包含旅游接待、建设成就展示、旅游购物、休息茶座、数字化景区展示、LED大屏、商务查询、导游服务、宾馆酒店预订、乘车管理等各种服务一应俱全的总建筑面积8999平方米的金丝峡旅游接待中心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增加了餐饮、购物、茶座、演艺等休闲服务性项目的丹江漂流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按照功能配套、设施完善、农民自主、服务旅游的要求建设的栗园寨旅游新村将逐渐成为南门的中心接待站。 三、抓宣传促销,营销手段“多样化”,打造森林旅游知名品牌 公园按照“立足商洛、占领西安、主攻周边、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和“高端策划、高层组织、高效运作、高额回报”的宣传促销思路,宽领域、多渠道、全方位、广角度的宣传,有力地提升了金丝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使金丝峡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迅速成长为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命名的“生态中国第一景区”。 公园将“举办和创办好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节会”作为提升旅游市场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先后举办了四届旅游茶叶节、三届秦岭兰花节、陕西省“三唱三颂”活动启动仪式暨“红歌唱响新商南”演唱会,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和《艺苑风景线》栏目先后走进景区,成功举办“陕西省汽车场地拉力赛”、“奇峡飞人”马拉松挑战赛等运动赛事,让游客感受赛事旅游的乐趣。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金丝峡旅游的形象和知名度,扩大了金丝峡旅游的影响力。 此外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主动与媒体加强联系进行广角度、大范围的宣传,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不断提高了公园旅游的市场占有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和气象服务栏目、中国旅游卫视、陕西卫视、河南卫视及香港有线电视台播放了金丝峡风光;组织省内外文化名人撰写文章、拍摄照片。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4套《走遍中国》,先后来到金丝峡采风,拍摄制作专题片。2012年6月4日《地理中国》栏目组来景区拍摄《丹江之源》、《溶洞探秘》、《峡谷奇石》、《远古之谜》、《峡谷神绿》五集纪录片,聘请20多位知名专家向国内外揭秘金丝峡的科学内涵和自然奥秘。 同时各类大型旅游展会规模大、范围广、专业性强和信息传递快等,也成为公园旅游推广宣传的重要途径。先后参加了世界旅游精英博鳌峰会、中国陕西—日本合作周、大唐西市庙会、中国东西部贸易洽谈会、西部旅游博览会、河南郑州陕西旅游推介会、陕西省旅游商品博览会、杨凌农博会陕西乡村游展示活动等各种宣传推介会和项目招商会,充分展示了金丝大峡谷独特的森林旅游资源。 四、抓队伍建设,旅游管理“标准化”,推动旅游服务上档升级 公园在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软环境建设,以“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为宗旨,围绕“塑造品牌、提升形象”的理念,狠抓机构、完善制度,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切实营造了“我为游客,我为人人”的人性化服务环境。 随着景区框架的日益拉大,原有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景区发展的需要,为破解公园管理机制和体制方面的瓶颈制约,管委会对公园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通过科学设置岗位、明确职能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激励先进、奖优罚劣、后位淘汰的竞争机制,每年开展一次竞聘上岗,吸纳优秀人才。截止目前,共吸纳人才124名,淘汰和辞退职工5名,累计提升优秀骨干人员20多位,成为我县旅游发展的主力军。2011年公园被确定为首批创建“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此后为提高经营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公园在现有管理技术上,自我加压,开展“三标”认证等工作,从基本上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2012年3月景区成为陕西唯一一家入围“全国第二批旅游标准化建设的试点景区”。今年“五一”景区最高接待游客量达1.7万人次,黄金周共接待游客3.52万人次,且实现了旅游接待零投诉,景区还出现了多起拾金不昧、帮扶老人、免费接送游客的“感动服务”。 近年来我们在发展森林旅游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游客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以建成高端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低碳、绿色、宜游的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方向,充分利用森林旅游的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涵盖面、推动我省森林旅游向“泛旅游”发展,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文稿由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