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0日,2014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华水土保持学会主办,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承办,湖北省水土保持学会和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协办。会前,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和中华水土保持学会共同签署了《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交流框架协议》。该《协议》旨在通过建立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交流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在水土保持领域的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搭建海峡两岸水土保持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两岸水土保持界专家学者互动研讨,并开展经常性人员、学术和信息等交流。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刘宁,中国水利学会常务理事、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刘雅鸣,中华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兴大学农资学院院长陈树群到会并讲话。来自海峡两岸的27位专家学者围绕“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交流。海峡两岸水土保持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者,规划设计、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以及地方水土保持学会的代表1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刘宁在讲话中表示,加强水土保持、推进生态文明,是事关两岸同胞长远福祉的大事。对于水土流失这一两岸共同面临的生态难题,大陆始终不懈努力,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效。当前,大陆正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生态文明,怀揣着和台湾同胞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诚挚梦想。因此,将继续大力加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力争用10~15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实现预防保护,使重点防治地区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中度以上侵蚀面积稳步下降,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防治。同时,也将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深化海峡两岸的水土保持合作与交流,以建设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
刘雅鸣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长江流域概况以及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成果,她表示,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研究讨论水土保持科技发展重点和难点,交流海峡两岸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很有意义。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加强两岸沟通与合作,相互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水平,推动和促进海峡两岸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