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土保持事业局简介
长汀县水土保持事业局最早为长汀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于1962年,文革期间撤销,1982年恢复,1991年更名为长汀县水保局,并成为全省县级水保机构中唯一的正科级单位,1996年更名为长汀县水土保持事业局。现有干部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2人会计师1人。
水土保持事业局下设长汀县水土保持站,属水土保持科研事业单位,前身为1940年成立的“福建省研究院河田土壤保肥试验区”,曾先后易名“河田水土保持实验区”,“农林部东江水土保持实验区”等。1980年县政府批文恢复成立“长汀县水土保持站”,核准人员编制10人,正式开展水土保持科研工作,2000年增挂“长汀县水土保持监测站”牌。2004年获“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委宣传部授予“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08年被龙岩市人民政府授予“可持续发展试点单位”称号,2009年获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先进单位”表彰。
(2)水土保持方面研究
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先后开展了“长汀县河田极强度水土流失区第一期工程草灌乔综合治理研究”、“河田水土流失区板栗栽培技术研究”、“3S技术在长汀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在国际刊物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应用技术》等刊物发表科技论文94篇。2009年与水利部生态工程技术中心、福建农林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红壤退化的阻控和定向修复与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形成了适宜南方水土流失区的“等高草灌带”、“小穴播草”、秋豆春种覆盖果园、“草牧沼果”生态农业等治理新模式,是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典范,对我国南方强度水土流失区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